全国两会
国务院客户端
手机网站 | 无障碍浏览
  • 安居资讯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领导专栏
  • 投资安居
  • 机构名录
  • 黄峨故里

首页 > 安居资讯 > 外媒聚焦

安居区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纪实

字体 【大 中 小】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2日】 【来源:遂宁新闻网】

    “零距离”换来百姓凝聚力
    ——安居区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纪实
  安居区聚贤镇木桶井村支部书记赖坤平,担任村干部已有10多个年头了。在他的记忆中,机关干部像现在这般下乡走亲连心,效果真不一样。
  来到木桶井村和赖坤平身边的,是一支由5人组成的工作组,他们分别来自安居区交运局、农业局等机关部门。这5位与木桶井村有着乡情关系的机关干部,节假日期间经常性地来到村里,探望乡亲、了解乡情,并帮助解决村里的困难和问题。
  “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产业发展有了巨大变化;‘四好村’建设让村里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善……”掰着手指头,赖坤平讲着干部走亲以来全村一点一滴的变化。
  不止木桶井村一个地方,2017年6月以来,安居区根据出生地、成长地或姻亲关系,选派3400余名机关人员,到基层471个行政村、53个社区开展“驻村连心、返乡走亲、联系结亲”活动,帮助村里作宣讲、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
  “在全区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全区各级干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进村入户当好‘宣传队’、架起‘民心桥’、争当‘四好村’、建设‘助推者’。副市长、区委书记雷云在全区“返乡走亲”启动会上说。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驻村干部脱下了皮鞋,穿上了胶鞋,“改掉”了普通话,说起了乡音。他们以一种更“接地气”的姿态走进了田间地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逐渐收获了来自老百姓的支持与信赖。
  零距离了解村情民情
  “有的时候,基层干部和群众就隔了最后‘一百米’,跨过了,大家就能融为一体。”作为机关干部“返乡走亲”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说,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更了解农村的实情,更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做群众工作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统计,在安居区县级机关干部中,大多数来自农村。根据这批干部对农村情况熟、人头亲的实际,安居启动了机关干部“返乡走亲”活动,在全区471个行政村、53个社区中建立驻村连心工作服务组,为机关干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创设了一个有效平台。
  “困惑我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决了,现在也觉得舒心了。”东禅镇白鹤嘴村的陈代炳如是说。几年前,他花费1万多元购买了农保,但一直觉得待遇水平低,几年来,甚至怀疑有人挪用贪污自己缴纳的钱。但他又不好说出来,就这样,这个心病就一直压在陈代炳心中。
  2017年7月7日,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城环工委和东禅镇相关干部组成的“返乡走亲”工作组,来到东禅镇白鹤嘴村。一到村里,工作组成员就与当地的父老乡亲亲热地寒暄了起来。看到从本村出去的亲人回来了,陈代炳的热情劲儿高涨。“都是我们村出去的,我信任你,我知道你不会骗我,你帮我问问,我这农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几句寒暄中,陈代炳向返乡工作组成员陈俊峰吐露了困惑自己多年的疑问。了解情况后,陈俊峰当着陈代炳的面给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打电话咨询,有什么疑问,都一一向陈代炳详细作了解释。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陈代炳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困惑多年的疑问得到解答,陈代炳整个人都轻松了。
  “对于我来说,就是打了一个电话,但对于陈大叔来说,这确是天大的事,因为我是村里的人,陈大叔信任我,才愿意对我敞开心扉。”陈俊峰说。正如安居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所说,返乡走亲的干部在工作中优势明显,这里是他们最熟悉的农村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容易找准工作难点;由于感情基础深厚,群众关系良好,推进工作顺利,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陈代炳事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弥补以往“运动式”下基层的不足,安居区对机关干部“返乡走亲”做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返乡干部利用节假日或晚上,轮流到村里值班,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每周不少于一次;走访农户,收集民意每月不少于一次;与村里干部一起召开民意分析研判会,对梳理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样每月不少于一次。
  活动开展至今,返乡走亲活动共结亲6800余户(含3400余户重点户),走访15000余户,募得各类捐款40余万元,向上争取资金50余万元,协助建设村组道路1315米、修缮加固桥梁、涵洞10余处,协调项目57个(合计1000余万元),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105条。
  变“单兵作战”为“组团服务”
  农村一项看似普通的工作,可能会涉及几个方面,有时一个部门或一个干部无法帮助解决,而返乡干部来自不同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业务特长,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采访中,石洞镇草鞋垭村支部书记蒋燕对记者说,之前也有干部下基层服务,大多以行业单位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反映的事情不一定就能解决。
  “何泽荣是退伍军人,家中困难,这个事情民政局的雷静你来跟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至今未通水,区公安分局联系福安公司来解决……”2017年7月17日,由区委组织部、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相关干部组成的“返乡走亲”工作组到中兴镇夏家坝村收集民情民意后,立即根据工作组成员结构向他们分发问题,督促立即解决。
  “返乡走亲”推行的是组团服务,就是将各类政府资源和工作力量集合,形成团队,取代一对一的个体联系,部门之间联动形成合力,以解决返乡干部走访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还可以扩大服务群众的工作面和实际效果。 
  刘光辉说区里还明确规定,相关部门每月必须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主题服务日活动,部门之间联动形成合力,以解决返乡干部走访中无法解决的难题。据悉,为让“返乡走亲”活动在助力基层治理方面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各工作组创新工作方法,让活动更接地气。会龙镇利用17个村的“农民夜校”平台设立“返乡走亲”信息再收集点,对容易漏掉、不能及时收集的群众突发性问题、外出回乡人员反映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再收集和分类处理;西眉镇“返乡走亲”工作组建立微信群,随时在群里交流信息,提出建议;保石镇在各村张贴“返乡走亲”工作组公示牌,方便群众随时解决问题……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返乡干部已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困难1000个,大大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推动返乡干部发挥作用,除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外,安居区还将到年底统一对返乡干部联系群众、服务成效、工作作风等情况开展“知民度”和“民知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优选优、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 
  乡村发展有了智囊团 
  拦江镇转龙桥村是临近拦江场镇的一个村,近年来,随着拦江镇小城镇的建设,转龙桥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规划才能让转龙桥村的发展之路走得更远,近日,安居区规划局局长杨军在回到自己家乡转龙桥村后,给村子贡献了不少的金点子。 
  “我是规划系统的干部,为村里规划出点力是应该的。”杨军诚恳地说。 
  和杨军一样,在“返乡走亲”的3400余名干部中,有的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出主意、谋产业;有的干部结合村道路建设想办法、筹资金…… 
  “村干部往往人少事多,再加上受文化、经历等种种限制,虽然很想多办事、办大事,但有时却是有心无力。机关干部相比却有着诸多优势,能够成为村干部的智囊。”安居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米兰告诉记者。 
  据悉,为保证活动不走过场、不走样,安居区专门制定了“返乡走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每月一主题,并对活动内容和具体要求进行细化,规定每名返乡干部全年参与活动不得少于4次,结亲对象不少于2户,走访不得少于10户,至少帮助办理1件实事。2017年共确定出“民情民意收集月”“文明城市创建百日攻坚巩固月”“脱贫攻坚推动月”“矛盾纠纷化解月”“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评价提升月”“民生实事落实月”“特殊群体帮扶月”等7个主题。 
  活动开展半年来,返乡干部已提出涉及基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180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0余个。 
  如今,安居区将以“返乡走亲”为契机,建立起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通过零距离服务群众,真正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零距离换来干群间的凝聚力。 
  “对返乡干部来说,永远割舍不了的是乡情,改变不了的是乡音。让他们回到家乡服务,群众更欢迎,干部也更愿意。”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说,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返乡干部与生产经营户、困难户、老党员等群体结亲,开展经常性走访和帮扶,将“走亲”转为“结亲”,使返乡走亲从天然感情成为自觉行为。

附件下载:
上一篇:下一篇:安居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友情链接

  • 上级政府网站
  • 其他市州网站
  • 区县门户网站
  • 部门网站群

  • ·中央人民政府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遂宁市人民政府
  • ·成都市人民政府
  • ·广元市人民政府
  • ·达州市人民政府
  • ·泸州市人民政府
  • ·宜宾市人民政府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绵阳市人民政府
  • ·南充市人民政府
  • ·广安市人民政府
  • ·攀枝花人民政府
  • ·船山区人民政府
  • ·蓬溪县人民政府
  • ·射洪县人民政府
  • ·大英县人民政府
  • ·依法治区办
  • ·安居区公共气象服务网
  • ·区人大
  • ·政务服务中心
  • ·科技局
  • ·国土局
  • ·民政局
  • ·食药局
  • ·公安局
  • ·教育局
  • ·区残联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条款 | 免责说明
主办:安居区人民政府 电话:0825-8663368 管理:安居区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电子邮箱:ajqwg@126.com

川公网安备 51090402000008号

蜀ICP备12003430号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三级防护备案号 51090209006-16003

  • wb.png

    政务微博

  • wx.jpg

    政务微信

  • liantu.png

    手机WAP版

  • 安居资讯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领导专栏
  • 投资安居
  • 机构名录
  • 黄峨故里
首页 > 安居资讯 > 外媒聚焦

安居区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02日】 【来源:遂宁新闻网】

    “零距离”换来百姓凝聚力
    ——安居区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纪实
  安居区聚贤镇木桶井村支部书记赖坤平,担任村干部已有10多个年头了。在他的记忆中,机关干部像现在这般下乡走亲连心,效果真不一样。
  来到木桶井村和赖坤平身边的,是一支由5人组成的工作组,他们分别来自安居区交运局、农业局等机关部门。这5位与木桶井村有着乡情关系的机关干部,节假日期间经常性地来到村里,探望乡亲、了解乡情,并帮助解决村里的困难和问题。
  “村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产业发展有了巨大变化;‘四好村’建设让村里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善……”掰着手指头,赖坤平讲着干部走亲以来全村一点一滴的变化。
  不止木桶井村一个地方,2017年6月以来,安居区根据出生地、成长地或姻亲关系,选派3400余名机关人员,到基层471个行政村、53个社区开展“驻村连心、返乡走亲、联系结亲”活动,帮助村里作宣讲、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
  “在全区开展‘返乡走亲’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全区各级干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进村入户当好‘宣传队’、架起‘民心桥’、争当‘四好村’、建设‘助推者’。副市长、区委书记雷云在全区“返乡走亲”启动会上说。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驻村干部脱下了皮鞋,穿上了胶鞋,“改掉”了普通话,说起了乡音。他们以一种更“接地气”的姿态走进了田间地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逐渐收获了来自老百姓的支持与信赖。
  零距离了解村情民情
  “有的时候,基层干部和群众就隔了最后‘一百米’,跨过了,大家就能融为一体。”作为机关干部“返乡走亲”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说,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更了解农村的实情,更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做群众工作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统计,在安居区县级机关干部中,大多数来自农村。根据这批干部对农村情况熟、人头亲的实际,安居启动了机关干部“返乡走亲”活动,在全区471个行政村、53个社区中建立驻村连心工作服务组,为机关干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创设了一个有效平台。
  “困惑我多年的心病终于解决了,现在也觉得舒心了。”东禅镇白鹤嘴村的陈代炳如是说。几年前,他花费1万多元购买了农保,但一直觉得待遇水平低,几年来,甚至怀疑有人挪用贪污自己缴纳的钱。但他又不好说出来,就这样,这个心病就一直压在陈代炳心中。
  2017年7月7日,由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城环工委和东禅镇相关干部组成的“返乡走亲”工作组,来到东禅镇白鹤嘴村。一到村里,工作组成员就与当地的父老乡亲亲热地寒暄了起来。看到从本村出去的亲人回来了,陈代炳的热情劲儿高涨。“都是我们村出去的,我信任你,我知道你不会骗我,你帮我问问,我这农保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几句寒暄中,陈代炳向返乡工作组成员陈俊峰吐露了困惑自己多年的疑问。了解情况后,陈俊峰当着陈代炳的面给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打电话咨询,有什么疑问,都一一向陈代炳详细作了解释。听完工作人员的解释,陈代炳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困惑多年的疑问得到解答,陈代炳整个人都轻松了。
  “对于我来说,就是打了一个电话,但对于陈大叔来说,这确是天大的事,因为我是村里的人,陈大叔信任我,才愿意对我敞开心扉。”陈俊峰说。正如安居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所说,返乡走亲的干部在工作中优势明显,这里是他们最熟悉的农村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容易找准工作难点;由于感情基础深厚,群众关系良好,推进工作顺利,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陈代炳事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弥补以往“运动式”下基层的不足,安居区对机关干部“返乡走亲”做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返乡干部利用节假日或晚上,轮流到村里值班,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每周不少于一次;走访农户,收集民意每月不少于一次;与村里干部一起召开民意分析研判会,对梳理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样每月不少于一次。
  活动开展至今,返乡走亲活动共结亲6800余户(含3400余户重点户),走访15000余户,募得各类捐款40余万元,向上争取资金50余万元,协助建设村组道路1315米、修缮加固桥梁、涵洞10余处,协调项目57个(合计1000余万元),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105条。
  变“单兵作战”为“组团服务”
  农村一项看似普通的工作,可能会涉及几个方面,有时一个部门或一个干部无法帮助解决,而返乡干部来自不同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业务特长,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采访中,石洞镇草鞋垭村支部书记蒋燕对记者说,之前也有干部下基层服务,大多以行业单位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反映的事情不一定就能解决。
  “何泽荣是退伍军人,家中困难,这个事情民政局的雷静你来跟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至今未通水,区公安分局联系福安公司来解决……”2017年7月17日,由区委组织部、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相关干部组成的“返乡走亲”工作组到中兴镇夏家坝村收集民情民意后,立即根据工作组成员结构向他们分发问题,督促立即解决。
  “返乡走亲”推行的是组团服务,就是将各类政府资源和工作力量集合,形成团队,取代一对一的个体联系,部门之间联动形成合力,以解决返乡干部走访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还可以扩大服务群众的工作面和实际效果。 
  刘光辉说区里还明确规定,相关部门每月必须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主题服务日活动,部门之间联动形成合力,以解决返乡干部走访中无法解决的难题。据悉,为让“返乡走亲”活动在助力基层治理方面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各工作组创新工作方法,让活动更接地气。会龙镇利用17个村的“农民夜校”平台设立“返乡走亲”信息再收集点,对容易漏掉、不能及时收集的群众突发性问题、外出回乡人员反映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再收集和分类处理;西眉镇“返乡走亲”工作组建立微信群,随时在群里交流信息,提出建议;保石镇在各村张贴“返乡走亲”工作组公示牌,方便群众随时解决问题……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返乡干部已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困难1000个,大大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推动返乡干部发挥作用,除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外,安居区还将到年底统一对返乡干部联系群众、服务成效、工作作风等情况开展“知民度”和“民知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优选优、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 
  乡村发展有了智囊团 
  拦江镇转龙桥村是临近拦江场镇的一个村,近年来,随着拦江镇小城镇的建设,转龙桥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规划才能让转龙桥村的发展之路走得更远,近日,安居区规划局局长杨军在回到自己家乡转龙桥村后,给村子贡献了不少的金点子。 
  “我是规划系统的干部,为村里规划出点力是应该的。”杨军诚恳地说。 
  和杨军一样,在“返乡走亲”的3400余名干部中,有的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出主意、谋产业;有的干部结合村道路建设想办法、筹资金…… 
  “村干部往往人少事多,再加上受文化、经历等种种限制,虽然很想多办事、办大事,但有时却是有心无力。机关干部相比却有着诸多优势,能够成为村干部的智囊。”安居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米兰告诉记者。 
  据悉,为保证活动不走过场、不走样,安居区专门制定了“返乡走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每月一主题,并对活动内容和具体要求进行细化,规定每名返乡干部全年参与活动不得少于4次,结亲对象不少于2户,走访不得少于10户,至少帮助办理1件实事。2017年共确定出“民情民意收集月”“文明城市创建百日攻坚巩固月”“脱贫攻坚推动月”“矛盾纠纷化解月”“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评价提升月”“民生实事落实月”“特殊群体帮扶月”等7个主题。 
  活动开展半年来,返乡干部已提出涉及基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1800余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0余个。 
  如今,安居区将以“返乡走亲”为契机,建立起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通过零距离服务群众,真正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零距离换来干群间的凝聚力。 
  “对返乡干部来说,永远割舍不了的是乡情,改变不了的是乡音。让他们回到家乡服务,群众更欢迎,干部也更愿意。”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光辉说,下一步将积极推动返乡干部与生产经营户、困难户、老党员等群体结亲,开展经常性走访和帮扶,将“走亲”转为“结亲”,使返乡走亲从天然感情成为自觉行为。

上一篇:
下一篇:安居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版权所有:安居区人民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