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
国务院客户端
手机网站 | 无障碍浏览
  • 安居资讯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领导专栏
  • 投资安居
  • 机构名录
  • 黄峨故里

首页 > 安居资讯 > 安居要闻

安居区文化扶贫见实效

字体 【大 中 小】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9日】 【来源:遂宁新闻网】

    以文艺节目丰富农民生活以文化产业帮助农民增收
    安居区文化扶贫见实效

 送戏下乡慰问演出

 
  “第一书记就是好,又修路来又修桥,带领我们兴产业,大家一起鼓腰包……”1月8日,在安居区拦江镇龙门村办公室前的小广场上,专业的戏曲演员们踩着铿锵的锣鼓,声情并茂地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戏曲盛宴。这是安居区“活力安居·幸福家园”——第二届群众文化体育节“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文化扶贫’送戏下乡”慰问演出现场,活动开展以来,这支队伍已连续在全区2017年拟脱贫的16个贫困村演出,并将最终实现25个拟脱贫村全覆盖。剧团负责人张永富介绍,戏曲演员们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等内容编排进传统戏剧作品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将党和国家的精神传达到了基层,唱进了老百姓心间。
  据了解,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安居区将“送戏下乡”作为文化惠民的重大举措,常态化开展贴近群众实际、形式多样丰富的文化活动,送戏、送电影、送演出到农村、到企业、到社区、到学校,把文艺节目送到基层,将文化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及田间地头,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真正把党的文化惠民政策和对广大群众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里。
  2017年以来,安居区深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惠民、文化产业发展富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文化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涉及的文化阵地建设、广播电视通响、文化活动开展、新闻舆论宣传等各项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文化惠民的好处。
  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 文化惠民上档次
  为了让老百姓接受文化熏陶,安居区在2017年完成了25个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每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悬挂了统一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牌和免费开放公示牌。同时,还建设了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广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面积超过50平方米,宣传栏包括电视、音响、照像机、投影仪、电脑、乐器等文化器材。
  全区还完成了25个贫困村应急广播工程建设,2062户未通电视的贫困户电视信号已经被顺利接入,贫困村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工程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也完结。
  为了让群众的文化惠民活动更专业,更有档次,安居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2017年采购了100余场次文艺节目到贫困村演出活动,每场演出均含有地方戏曲节目,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书香安居·农民读书月”活动中,安居区开展图书惠民展销、送图书下乡、农业科技知识课堂等活动,完成25个贫困村农家书屋图书配送,包括党报党刊和科普类、文学类、法律类、地情乡土文化类等农村实用、农民喜爱的报刊图书1600册以上。在贫困村,每个月一场的公益电影也获得了群众的好评。2017年,安居区放映数字电影5676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文化产业助农增收 文明建设极具特色
  在文化扶贫的同时,安居区还指导贫困村挖掘、整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发建设集“人文、生态、乡村、产业”为一体的田园文化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促进群众居家灵活就业和致富增收。
  按照“农业+文化+旅游”的模式,全区支持贫困村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贫困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帮扶力度,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维修,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献资料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
  以文化产业促进增收的同时,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的特色也逐一展示。2017年,全区结合农民夜校开展法治文艺演出50场,贫困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加强,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每个村有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实现了村社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在开展“爱国·感恩·奋进”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贫困村中集中推树了一批新乡贤,宣传一批艰苦奋斗、勤劳节俭、诚信友善、孝老爱亲的典型。
  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加强贫困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泛开展“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主题实践活动、“邻里守望·情暖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和“送温暧·献爱心”扶贫帮困公益活动,在每个有贫困村的乡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协调高校专业人士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和文明单位联系贫困村共建活动,大力推动“四好村”建设,加强农技知识、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实施“科普惠民工程”,破除愚昧迷信,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社会风尚,同时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在贫困村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13000户,评选“最美家庭”“道德模范”80个。
  人才队伍业务精 舆论引导树形象
  为了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安居区着力理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管理体制,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配齐建强乡镇宣传文化干部人才队伍,重点乡镇专(兼)职宣传委员1名以上、乡镇宣传文化专干1至2名,行政村(社区)均有1名干部负责宣传工作。完成文化专干培训2期,培训贫困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员乡镇文化干部100余人次,举办基层广场舞蹈推广、农村自乐班、业余文艺创作等培训150次,每个贫困村发现和培养文艺骨干2名以上,每个乡镇组建2—3支基层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同时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种文化”等实践活动开展,组织文联、社科联和太极拳、美术、舞蹈协会等文化单位和社会团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帮助培训基层文艺创作、活动组织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其他文艺专长人才。
  在新闻舆论引导的进程中,安居区协调中、省、市媒体关注全区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创新思路、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效,累计向省、市媒体推送脱贫攻坚优秀新闻30余条,拍摄制作《选派法制村官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心怀感恩脱贫奔小康》《当好第一书记》《活力安居幸福安居》等专题片,以及《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在行动》公益短片。先后开设“脱贫攻坚我们快行动”“走基层看变化”“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村里的第一书记”等专栏,持续报道全区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驻村连心、返乡走亲、联系结亲等新举措、新成效,宣传全区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第一书记、扶贫志愿服务者、产业扶贫带头人等先进典型。

附件下载:
上一篇:遂宁市安居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下一篇:安居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

友情链接

  • 上级政府网站
  • 其他市州网站
  • 区县门户网站
  • 部门网站群

  • ·中央人民政府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遂宁市人民政府
  • ·成都市人民政府
  • ·广元市人民政府
  • ·达州市人民政府
  • ·泸州市人民政府
  • ·宜宾市人民政府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绵阳市人民政府
  • ·南充市人民政府
  • ·广安市人民政府
  • ·攀枝花人民政府
  • ·船山区人民政府
  • ·蓬溪县人民政府
  • ·射洪县人民政府
  • ·大英县人民政府
  • ·依法治区办
  • ·安居区公共气象服务网
  • ·区人大
  • ·政务服务中心
  • ·科技局
  • ·国土局
  • ·民政局
  • ·食药局
  • ·公安局
  • ·教育局
  • ·区残联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条款 | 免责说明
主办:安居区人民政府 电话:0825-8663368 管理:安居区电子政务管理中心 电子邮箱:ajqwg@126.com

川公网安备 51090402000008号

蜀ICP备12003430号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三级防护备案号 51090209006-16003

  • wb.png

    政务微博

  • wx.jpg

    政务微信

  • liantu.png

    手机WAP版

  • 安居资讯
  • 政务公开
  • 办事服务
  • 政民互动
  • 领导专栏
  • 投资安居
  • 机构名录
  • 黄峨故里
首页 > 安居资讯 > 安居要闻

安居区文化扶贫见实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9日】 【来源:遂宁新闻网】

    以文艺节目丰富农民生活以文化产业帮助农民增收
    安居区文化扶贫见实效

 送戏下乡慰问演出

 
  “第一书记就是好,又修路来又修桥,带领我们兴产业,大家一起鼓腰包……”1月8日,在安居区拦江镇龙门村办公室前的小广场上,专业的戏曲演员们踩着铿锵的锣鼓,声情并茂地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戏曲盛宴。这是安居区“活力安居·幸福家园”——第二届群众文化体育节“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文化扶贫’送戏下乡”慰问演出现场,活动开展以来,这支队伍已连续在全区2017年拟脱贫的16个贫困村演出,并将最终实现25个拟脱贫村全覆盖。剧团负责人张永富介绍,戏曲演员们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等内容编排进传统戏剧作品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将党和国家的精神传达到了基层,唱进了老百姓心间。
  据了解,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安居区将“送戏下乡”作为文化惠民的重大举措,常态化开展贴近群众实际、形式多样丰富的文化活动,送戏、送电影、送演出到农村、到企业、到社区、到学校,把文艺节目送到基层,将文化精神食粮送到群众家门口及田间地头,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真正把党的文化惠民政策和对广大群众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里。
  2017年以来,安居区深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惠民、文化产业发展富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文化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涉及的文化阵地建设、广播电视通响、文化活动开展、新闻舆论宣传等各项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文化惠民的好处。
  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 文化惠民上档次
  为了让老百姓接受文化熏陶,安居区在2017年完成了25个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每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悬挂了统一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牌和免费开放公示牌。同时,还建设了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广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面积超过50平方米,宣传栏包括电视、音响、照像机、投影仪、电脑、乐器等文化器材。
  全区还完成了25个贫困村应急广播工程建设,2062户未通电视的贫困户电视信号已经被顺利接入,贫困村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工程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也完结。
  为了让群众的文化惠民活动更专业,更有档次,安居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2017年采购了100余场次文艺节目到贫困村演出活动,每场演出均含有地方戏曲节目,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书香安居·农民读书月”活动中,安居区开展图书惠民展销、送图书下乡、农业科技知识课堂等活动,完成25个贫困村农家书屋图书配送,包括党报党刊和科普类、文学类、法律类、地情乡土文化类等农村实用、农民喜爱的报刊图书1600册以上。在贫困村,每个月一场的公益电影也获得了群众的好评。2017年,安居区放映数字电影5676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文化产业助农增收 文明建设极具特色
  在文化扶贫的同时,安居区还指导贫困村挖掘、整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发建设集“人文、生态、乡村、产业”为一体的田园文化旅游景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促进群众居家灵活就业和致富增收。
  按照“农业+文化+旅游”的模式,全区支持贫困村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贫困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帮扶力度,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贫困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维修,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献资料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
  以文化产业促进增收的同时,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工程的特色也逐一展示。2017年,全区结合农民夜校开展法治文艺演出50场,贫困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得到加强,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每个村有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实现了村社法律顾问覆盖率达到100%。在开展“爱国·感恩·奋进”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贫困村中集中推树了一批新乡贤,宣传一批艰苦奋斗、勤劳节俭、诚信友善、孝老爱亲的典型。
  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农家书屋加强贫困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广泛开展“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主题实践活动、“邻里守望·情暖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和“送温暧·献爱心”扶贫帮困公益活动,在每个有贫困村的乡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协调高校专业人士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和文明单位联系贫困村共建活动,大力推动“四好村”建设,加强农技知识、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实施“科普惠民工程”,破除愚昧迷信,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社会风尚,同时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在贫困村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13000户,评选“最美家庭”“道德模范”80个。
  人才队伍业务精 舆论引导树形象
  为了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安居区着力理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管理体制,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要求,配齐建强乡镇宣传文化干部人才队伍,重点乡镇专(兼)职宣传委员1名以上、乡镇宣传文化专干1至2名,行政村(社区)均有1名干部负责宣传工作。完成文化专干培训2期,培训贫困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员乡镇文化干部100余人次,举办基层广场舞蹈推广、农村自乐班、业余文艺创作等培训150次,每个贫困村发现和培养文艺骨干2名以上,每个乡镇组建2—3支基层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同时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结对子、种文化”等实践活动开展,组织文联、社科联和太极拳、美术、舞蹈协会等文化单位和社会团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帮助培训基层文艺创作、活动组织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其他文艺专长人才。
  在新闻舆论引导的进程中,安居区协调中、省、市媒体关注全区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创新思路、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效,累计向省、市媒体推送脱贫攻坚优秀新闻30余条,拍摄制作《选派法制村官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心怀感恩脱贫奔小康》《当好第一书记》《活力安居幸福安居》等专题片,以及《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在行动》公益短片。先后开设“脱贫攻坚我们快行动”“走基层看变化”“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村里的第一书记”等专栏,持续报道全区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驻村连心、返乡走亲、联系结亲等新举措、新成效,宣传全区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第一书记、扶贫志愿服务者、产业扶贫带头人等先进典型。

上一篇:遂宁市安居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下一篇:安居区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
版权所有:安居区人民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