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日租界是指日本在中国开辟的专管租界,这些租界通常位于港口城市,并且由日本政府直接管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日本曾在中国的6个港口城市开辟了日租界,包括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重庆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这6个日租界中,除天津日租界位于天津市海河流域,其余5个位于长江流域。
在华日租界大多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年间开辟的,其中苏州和杭州日租界分别于1897年开辟,汉口和天津日租界分别于1898年开辟,福州日租界开辟于1899年,而重庆日租界则开辟于1901年,开辟时间相差仅2年。这6个日租界的规模差异较大,天津日租界的面积超过2000亩,是最大的一块[1],其次是杭州日租界(900亩)、重庆日租界(700亩)、汉口日租界(约600亩)、苏州日租界(480亩)和福州日租界(沿闽江地带170,000坪,新洲约400,000坪)。其中,天津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经历过扩展,面积有所增加。这些日租界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3年3月30日,日本将各地日租界交给汪精卫政府。由于大多数日租界开辟较晚,地理位置偏僻,远离繁华区域,只有天津日租界选址在英法租界与旧城之间的沼泽地,通过大规模的填筑工程,逐渐获得了理想的地理位置,成为唯一较为繁荣的日租界,发展了商业区旭街[1]。这些日租界的道路大多以日本名称命名。例如,天津日租界的主要干道旭街(今和平路南马路至锦州道段)。此外,天津日租界还曾吸引了一批亲日权贵入住,包括宫岛街(今鞍山道)溥仪、段祺瑞、陆宗舆等公馆所在地,明石街(今山西路)曹汝霖、郑孝胥的公馆,以及桃山街(今包头道)高凌霨的公馆等。除天津日租界外,而其他四个日租界的经济并不繁荣,苏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只有部分地段建有工厂,杭州日租界基本上没有开发,福州日租界则建设了福州神社和日本小学。
目录
1 苏州日租界
2 杭州日租界
3 天津日租界
4 汉口日租界
5 福州日租界
6 重庆日租界
7 参考文献